环境应急预案主要分为两部分,先是对受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然后是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方案。下面具体介绍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

环境应急预案:受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是评估该场地被污染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将通过不同的暴露途径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如果会造成危害,就需要响应环境应急预案。
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首先是基于场地环境调查和场地规划来确定污染物和可能的敏感受体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分别计算敏感人群摄入的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应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暴露量,以及相关污染的毒性参数。然后,环境应急预案在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的基础上,使用风险评估模型来计算单一污染物通过单一暴露途径的风险值,单一污染物在所有暴露途径中的风险值以及污染物的风险值。通过所有暴露途径的所有污染物,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根据需要对风险进行空间表征。
环境应急预案: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方案
环境应急预案首先,根据现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修复前的目标。确定恢复目标是可实现的之后,应将其与场地的特征和条件结合起来,通过矩阵评分在恢复成本,资源需求,安全和健康方面对替代技术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可接受性进行分析。 筛选和评估修复技术,并确定环境应急预案。然后,通过可行性测试,确定修复技术过程参数并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在现场修复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修复技术要求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监控计划。